首先,鍋爐是承受高溫高壓的特種設備,鍋爐水處理是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由于水的用處不同,人們對水提出了不同的水質標準。如采用鍋外化學處理的工業鍋爐給水的水質標準,要求鈣、鎂離子的總量不大于0.03mmol/L。
水質不良對鍋爐的危害:1.結垢 2.腐蝕 3.鍋水起沫
在鍋爐內,受熱面上水側金屬表面上生成的固態附著物稱為水垢。水垢是一種牢固附著在金屬表面上的沉積物,它對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有很大的危害,結生水垢是由于鍋爐水質不良引起的。
水垢形成的原因:1.給水進入省煤器和鍋爐后,水溫逐漸升高,而某些鈣、鎂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,達到飽和以后,溫度繼續升高,就有鹽類沉淀出來。2.水在鍋爐中不斷蒸發,而在蒸發過程中,蒸汽帶走的鹽類很少,這樣鹽類在鍋水中就不斷被濃縮,到一定程度時,難溶鹽類就會形成沉淀。3.水在被加熱和蒸發的過程中,某些鈣、鎂鹽類因發生化學反應,從易溶于水的物質轉變成了難溶于水的物質析出。
水垢危害:1.降低鍋爐的熱經濟性。2.引起受熱面金屬過熱。3.破壞正常的鍋爐水循環。4.增加鍋爐的檢修量。
鍋內水處理是通過向鍋內投加一定數量的藥劑,與鍋爐給水中的結垢物質(主要是鈣、鎂鹽類)發生一些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,生成松散的水渣,通過排污從鍋內排出,從而達到減緩或防止鍋爐結垢的目的。
鍋內水處理的優點是:對原水水質適用范圍大,設備簡單,投資小,操作方便,管理容易,節省勞力。此法如能運用得當,防垢率可達85%以上,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。搞好鍋內水處理的關鍵是:1.對癥下藥。一定要做到什么樣的水質,選擇什么樣的藥劑。2.量水投藥。3.科學排污。嚴格監督。
幾種比較成熟、并且達到一定程度推廣的加藥方法:1.純堿法,即加碳酸鈉。經各地區不同爐型長期使用結果證明,PH為10-12的條件下,防垢效果普遍良好。2.磷酸鹽法,鍋內處理使用的磷酸鹽有:磷酸三鈉、磷酸氫二鈉、磷酸二氫鈉、六偏磷酸鈉。
爐外化學處理,通常是用離子交換法對鍋爐補給水進行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。
|